2023-11-30 14:29:08 瀏覽人數:1131 新聞來源: 標派視覺微型VI設計
如今在社交媒體上受歡迎的那些品牌,個個都是“玩梗”的好手。一些出圈的營銷案例背后,也都出現了各種“梗”的身影。找梗、玩梗、接梗,其實都是一種性價比最高的傳播方式——它可以是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互動、可以是熱門話題背后的品牌借勢,也可以是陷入負面輿論時的危機公關。凡是那些會玩梗的品牌和個人,都能在消費者心中塑造更有血有肉的品牌人設,更輕易地獲得社交媒體和用戶的自發傳播。
由于“梗”本身就具備很強的圈層屬性,因此品牌想要贏得消費者的喜愛,使用目標圈層內流行的“黑話”或者“熱梗”,將品牌/產品元素與之融合,以此來做營銷推廣或打造產品,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追捧。
不論品牌方有意還是無意,當一個熱梗與品牌相關,且沒有什么過于負面的影響時,品牌不妨直接滿足這些網友們的期待,用行動將假梗成真,打造出消費者親身參與的熱點事件。通過提升消費者的參與感與滿足感,使其留下更為深刻的好印象。
一個梗之所以能火,代表著其符合當前環境下消費者們的期待、喜好。對于很多連分析消費者需求點、消費者喜好都未必能分析準確的品牌而言,盲目“造梗”不如順勢“接梗”,白送的流量,真的很香!
有時候的一些熱梗可能會給品牌帶來較為負面的影響,但由于造梗、玩梗的人對品牌本身并沒有什么惡意,品牌認真反駁反而會讓人覺得過于“較真”,不如用“魔法打敗魔法”,品牌自黑自嘲有時候更吸粉。
不是所有的“梗”品牌都能隨意“玩”,一些不合時宜的“玩梗”可能會讓品牌被“罵上熱搜”。要把握玩梗的尺度,對已有的熱梗進行審視,排除那些不符合品牌自身形象、容易引起大眾不適的梗。

“品牌如何玩轉梗營銷?”配圖為標派視覺品牌設計公司案例
注:本文由AI生成,“品牌如何玩轉梗營銷?”僅供參考,不保證內容的準確性、真實性。
聲明:本文“ 品牌如何玩轉梗營銷? ”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,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如圖文有侵權、虛假或錯誤信息,請您聯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